阅读

14-看得见的正义

陈瑞华著,2025年版

《看得见的正义》是法学家陈瑞华的法学随笔集,2000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初版,后经修订再版,以通俗笔触阐释程序正义的法理内涵,是法律普及与思想启蒙的经典之作。 全书以“程序正义”为核心,从“正义不仅要实现,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”这一古老法谚切入,拆解程序的独立价值。作者通过对比中外法律案例——如苏格拉底之死中程序与结果的悖论、中国古代“刑讯逼供”与现代证据规则的冲突——揭示程序正义如何制约权力滥用、保障个体权利。 书中对“沉默权”“无罪推定”“控辩平衡”等概念的解读尤为深刻。例如,作者以“你有权保持沉默”的美式米兰达警告为引,剖析其背后“防止自证其罪”的程序逻辑,进而反思中国刑事诉讼中“如实供述”义务的历史局限。同时,书中批判了“重实体轻程序”的传统观念,指出忽视程序可能导致冤假错案,甚至比实体不公更损害司法权威。 陈瑞华擅长将专业法理融入现实议题,如讨论“刑讯逼供为何屡禁不止”“辩护律师的角色困境”等,既展现程序正义的理论根基,又直指中国司法实践的痛点。文字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大众可读性,既有对西方法律原则的溯源,也有对本土司法改革的思考,使读者既能理解“看得见的正义”的历史脉络,也能感知其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。 该书不仅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理论参照,更让普通读者认识到:程序的正当性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法治文明的基石,关乎每个人的权利保障。

Github | Docker | Proje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