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利维坦》是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·霍布斯的代表作,1651年出版,书名源自《圣经》中象征强大力量的海怪,喻指国家的绝对权威,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奠基之作。 全书以“人性论”为起点,霍布斯认为,自然状态下的人类因“趋利避害”的本能陷入“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”——没有公共权力约束时,竞争、猜疑与荣誉欲会使社会沦为混乱无序的丛林,“孤独、贫困、卑污、残忍而短寿”是其常态。 为摆脱这种困境,霍布斯提出**社会契约论**:人们自愿放弃部分自然权利(如自行判断是非、使用暴力的权利),将其让渡给一个“主权者”(可以是个人或群体),由其统一行使权力以保障秩序。这个主权者就是“利维坦”,拥有绝对、不可分割的权威,其权力不受契约限制(因契约是民众之间的约定,主权者并非缔约方)。 霍布斯强调,**秩序优先于自由**,即使主权者专制,也优于回到自然状态的混乱。他反对君权神授,主张主权者的合法性源于民众的同意,同时又否定民众有反抗主权者的权利,这一矛盾体现了对绝对权威的妥协与对秩序的极端重视。 《利维坦》将国家起源从神学拉回世俗层面,以理性主义重构政治权威的基础,对后来的社会契约论(如洛克、卢梭的理论)影响深远。其对国家主权绝对性的论证,既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持,也因对个人自由的压制倾向引发持续争议,成为政治哲学中“秩序与自由” 的永恒焦点。
get_app
下载
email
推送至Kind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