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》是顾准晚年思想的结晶,由其弟陈敏之整理收录,汇集了他1973至1974年间与弟弟的通信及读书笔记。这部遗作在1994年出版后,成为理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转型的重要文本,展现了一位理想主义者在特殊年代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。 书名揭示了顾准思想的核心轨迹:从早年对革命理想的信奉,转向对经验主义、实证精神的推崇。书中通过剖析古希腊城邦制度、欧洲中世纪商业文明、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议会制的差异,探讨“娜拉走后怎样”的现实命题——即理想社会的建构如何避免乌托邦陷阱。 顾准尖锐批判了“唯理主义”的致命缺陷:将抽象理念凌驾于具体经验之上,易导致对现实的漠视与权力的绝对化。他对比中西文明路径,指出欧洲近代法治与民主的诞生,源于商业文明中契约精神的积累、多元利益的博弈,而非单纯的理论设计。这种从历史实证出发的思考,使其在“左”倾思潮盛行的年代,率先提出对“直接民主”的警惕,强调“间接民主”与制衡机制的重要性。 书中尤为珍贵的是顾准对“终极目标”的反思。他认为,追求抽象的“至善”社会,反而可能忽视个体在具体历史进程中的挣扎与权利。真正的进步应源于“不断改革、不断进步的运动过程”,而非对某个固定蓝图的迷信。这种思想既延续了五四时期的启蒙精神,又超越了简单的二元对立,展现出惊人的思想勇气与学术良知。 作为经济学家与思想家,顾准以其跨学科的视野(涵盖历史、哲学、政治学),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桎梏。这部作品语言质朴却思想厚重,既有对经典文献的细致考辨,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,成为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重估历史、探索未来的思想资源。其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思想转型,不仅是个人精神历程的记录,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在信仰与现实之间的艰难求索。
get_app
下载
email
推送至Kind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