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律寻义》是刘星所著的人文社科类图书,2001年6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,是“法窗夜话”系列中的一种。 该书是刘星《西窗法雨》的姊妹篇,《西窗法雨》讲述西方法律文化,《古律寻义》则聚焦中国法律文化。其文本素材丰富多样,涵盖历史掌故、法律判决、民间传说、文学段子等,作者从中挖掘蕴藏的法律文化意义,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中国古代法律世界。 书中包含诸多有趣的内容,如探讨了“讼棍”现象、古代如何“讲”权利、法律的详密与简约等问题,还讲述了杜周、海瑞等历史人物与法律相关的故事,以及“父子相隐”“厌讼”“清官”再议论等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议题。通过这些内容,展现了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、人情、伦理等方面的紧密联系。 例如,书中提到一个案例,面对一对小青年关于童养媳或兄妹关系的争议,知县因无法查明真相而判“离”,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注重效果超过公平,会根据可能产生的后果来进行变通裁决。还有李德裕通过让僧人捏金子模样来判断寺传黄金盗窃案真伪,展现了古代官员断案的智慧以及对证据的重视。 作者刘星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、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,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,在《南方周末》《法制日报》等报刊辟有法学随笔专栏。他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独特的视角,将深奥的法律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中,使该书不仅适合法科入门学子阅读,帮助他们启蒙法律思想、树立法制观念,也能让对法律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从中受益,了解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色与内涵。
get_app
下载
email
推送至Kindle